最近有的客戶反映,他們購買的自動拋光機設備無法達到設備原先設計的理論生產效率,現實與理論相差很多。經過金鑄公司實地走訪發現其實很多是因為客戶沒有合理的運用拋光間隔時間差導致的。
什么是拋光間隔時間差。就是設備拋光產品的時間跟未拋光產品準備的時間是否相等,如(設備拋光產品所用的時間為20秒,20秒后是否已準備好另外一批待拋光的產品)就拿平面自動拋光機拋光龍蝦扣產品來說,標準的工作臺尺寸600mmx600mm。客戶為了一次性拋光更多的產品,把治具做成很大,幾乎占滿整個工作臺。這樣雖然一次可以拋光很多產品,但是卻給裝夾人員帶來很大的壓力。一般來說像金屬飾品類的小產品拋光一次所需的時間往往只有10-20秒左右(視工藝而定)但是裝夾人員可能裝夾時間為30-50秒不等,這樣一來設備等待拋光的時間就會很長,在加之很大的夾具重量都不輕,來回拿上拿下人也更容易疲勞。再者一次放很多產品在治具上,移動過程中也更容易出現走位或其他不穩定的因數存在,這些都會導致生產效率急劇下降。所以合理準確的利用好拋光間隔時間差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客戶根據實際的生產情況制作合適大小的治具產品,以及安排相對應的操作人員。這樣才能使設備發揮其最佳的產能。